Winston Bot - 中國用語/錯字檢查工具
輸入文字,檢查常見錯字、中國用語、以及專有名詞的拼寫與大小寫是否正確。
檢查中...
為什麼要當支語警察?
簡單來說:
- 這些是錯字,寫報告、學習歷程檔案、論文、網站時要盡量避免。
- Threads 上面的支語警察會罵你共匪。
- 可以拿來判斷是否是 AI 生成,或是詐騙文案。
簡體中文是以廢除中文為前提的產物,有意圖、組織性地入侵台灣(如有不肖對岸人士運用國教院雙語辭書網的修改提議系統,有意地將其內容改為中國用語)。有些人覺得語言變化應該是自由的,不應該由少數自稱專業人士四處教育人們「應該怎麼講話」,但正因為我們想保有自由發展的語言,才必須辨識、排除有意妨礙我們的語言自由發展的用法。
根據職業譯者Cr氏於系列「沒有中國用語的一年」的分析,中國用語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幾種:
- 具共產黨色彩:如「很紅」在中國會用「很火」,因為「紅」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。或著是涉及中共教育當局律定的音譯規則,如「史達林」在對岸稱為「斯大林」。
- 因文化與歷史因素而不同:如台灣科技比較早發展,經歷過錄影帶的時代,因此會用「倒帶」與「快轉」。但直接進入電腦時代的中國則是使用「快退」與「快進」。
- 中國南北省籍、方言或地區性差異者:這種差異非出自兩岸政治邊界。就像我們平常打字有時候會打閩南的用語語法,或是「媳婦」這種不同地區意思不同的詞。
- 都會這樣講,但使用頻率不同:如臺灣人大多使用「澳洲」,對岸則幾乎只使用「澳大利亞」,但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上是兩個都有列出的。
- 中國用法才是「原有」用法的狀況:台灣教育部。你懂的。還有就是隨著時代的變化,如民國初期的「于是」現在大家習慣用「於是」。
這裡會檢查具共產黨色彩、以及因文化與歷史因素而不同的中國用語。同時也會幫你檢查常見的中文錯字(如身份證其實是身分證),以及專有名詞的拼寫與大小寫是否正確(如 google doc 其實是 Google Docs)。如果有任何擴充建議歡迎到 GitHub Issue 提出。